中国汽研汽车指数专项测评

China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Automotive Index Special Evaluation

专项测评填补汽车行业前沿特色技术领域测评标准空白

中国汽研汽车指数专项测评是汽车指数体系在前沿特色测评领域的深化与延展。汽车指数作为综合性评价基准,专项测评主要聚焦前沿特色技术领域和更具挑战性的应用场景。专项测评相关研究成果、测评方法及试验数据将在行业整体技术发展成熟后,深度融入并支撑汽车指数未来测评体系升级。汽车指数与专项测评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全面、权威、专业、引领行业发展的第三方测评标杆,为消费者选车用车、企业产品研发与质量提升、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坚实依据,持续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测一:IVISTA网联智能与隐私安全专项测评

IVISTA网联智能与隐私安全专项测评是由中国汽研打造的全球首个聚焦网联智能与汽车隐私安全的测评体系,于2024年7月正式实施,主要评估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能力。作为中国汽研“智能安全”技术主线的关键组成部分,从消费者关注领域出发,全面评估网联智能汽车网络与隐私安全防护能力, 致力于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引导企业完善自身安全防护能力建设,为消费者提供购车决策的科学依据。

体系架构

评估结果呈现形式
类型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标识 G A M P
(备注:点击标识查看评价规则)

专测二:IVISTA中国商用车智能专项测评

在“双碳”战略与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国汽研秉承“大安全”理念于2025年3月正式实施《IVISTA中国商用车智能专项测评》,填补了国内商用车智能测评领域的空白。作为国内首个面向商用车的智能专项测评体系,该体系旨在通过前瞻性技术研判与市场需求分析,推动商用车行业以智能化、安全化为核心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商用车技术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体系架构

评估结果呈现形式
类型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标识 G A M P
(备注:点击标识查看评价规则)

专测三:CIEVC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复杂高寒环境测评

中国汽研针对我国“广地域、宽温域”的用车环境特点,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复杂高寒场景下的性能极限,联合车企、高校及研究机构,于2024年7月正式发布行业首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复杂高寒环境测试评价规程》,填补了行业空白,为消费者在极限环境用车提供科学参考,推动行业技术迭代。

体系架构

表 2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复杂高寒环境评价方法
序号 维度 测试场景 速度 km/h 测试工况 评价要求 判定
1 智能安全 雾天安全 卡车静止 50~0 静止卡车目标识别 是否碰撞 通过
2 二次事故 40、50 采用车与行人二次事故 是否碰撞 通过
3 雪天安全 目视车和成人静止 300 静止乘用车目标检测及人识别 是否碰撞 通过
4 成人近端横穿 30-5 成人近端横穿道路 是否碰撞 通过
5 行人纵向行驶 30、40-45 行人纵向行驶避障 是否碰撞 通过
6 逆光安全 踏板车逆向横穿 40~10 踏板车横穿场景 是否碰撞 通过
7 踏板车切入 30、50-15 踏板车切入场景 是否碰撞 通过
表 2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复杂高寒环境评价方法
序号 维度 测试场景 评价指标 评价要求 判定
4 高效节能 经济抗寒 BEV 低温驾驶里程衰减 ≤(–0.0001Tavg² – 0.0194Tavg + 0.2357)×100% 通过
PHEV/EREV 低温综合驾驶里程衰减率 ≤30% 通过
5 充电效率 BEV 百公里充电时间 ≤30min 通过
6 空调采暖 BEV 静态采暖时间 ≤25min 通过
舒适区域稳定时长占比 ≥75% 通过
乘员舱单位容积制热能耗 ≤2.5kWh/m² 通过
PHEV/EREV 静态采暖时间 ≤15min 通过
舒适区域稳定时长占比 ≥75% 通过
采暖过程的油耗增加率 ≤100% 通过
Tavg — 试验过程中的平均温度,位于 –25°C 至 –15°C 之间;
0.0147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