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区

SCIENCE POPULARIZATION CENTER

智智小课堂:高速公路前车“闪现”又“消失”?智能指数这么测!
在高速公路上,前车“突然切入”或“突然切出”,造成驾驶者避险不及时等危险交通场景时有发生。这种场景下,开启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的避险能力如何评判?在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的领航智能驾驶系统试验(高速公路)中,就专门设置了针对这类场景的测试。
2025-07-25 15:02:50
带你揭开汽车性能真相!中国汽研汽车指数科普IP闪亮登场
近日,在第三届中国汽研汽车指数(IVISTA & C-AHI)技术专委会年会上,中国汽研汽车指数科普IP——汽车指数大真探“小狮指”首发亮相,标志着中国汽研汽车指数在推动汽车科普大众化、构建与消费者情感连接上迈出创新一步。作为中国汽研汽车指数"科技向善"品牌理念的重要载体,该IP形象未来将承担起向大众传递汽车安全、智能、健康科普知识,服务消费者购车用车的使命。
2025-07-15 09:33:13
方向盘下的“监工”:汽车指数带你了解乘员监测系统测评
长途奔波劳顿、夜间行车困倦,午后暖阳“催眠”…… 驾驶风险无处不在。如今,乘员监测系统作为车辆的“智能监工”正日渐普及,但其能否真正做到敏锐捕捉风险并守护安全呢?对此,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中的智能交互分指数就乘员监测系统制定了一套严谨的测评规程,主要聚焦驾驶人状态(分心与疲劳)及儿童遗留两大核心场景,对市面车辆的乘员监测系统有效性进行测评。这套规程旨在科学验证车辆的预警能力,为行车安全构筑更主动、可靠的智能防线。
2025-06-18 14:18:03
泊车辅助系统是“智商税”还是真香?
泊车辅助系统是“智商税”还是真香?
2025-06-13 10:18:16
盘点汽车指数如何守护儿童出行安全?
根据《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每年我国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二大死因。面对如此严峻的儿童交通安全形势,中国汽研汽车指数积极行动,制定了关于儿童出行安全方面的多项汽车测评规程并做出评价细则。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为儿童出行保驾护航的使者。
2025-06-03 15:51:23
指数新规抢先看|IVISTA (2023修订版)新增全景环视试验规程, 助力智能汽车安全新标准
很多车主都有这样的经历:倒车入库时只能依靠后视镜与倒车雷达,小心翼翼地反复调整方向,稍有不慎就可能剐蹭到周围车辆,驾驶体验紧张又局促。而配备全景环视功能的车辆,车主仅需轻触中控屏,车身四周的实时画面便一览无余。无论是倒车时精准判断后方距离,还是在狭窄路段会车、通过限宽墩,都能清晰掌握车辆周边状况,驾驶变得从容又轻松。
2025-05-08 17:36:00
指数新规抢先看 丨 全球首次!IVISTA 2023版修订版引入带灯光系统乘用车柔性目标物的驾驶辅助测评场景
夜晚开车,路灯稀少,很多路段只能靠车灯照亮前方。驾驶员的视线范围大幅缩小,只能看清车灯照亮的一小块区域。在没有路灯的乡村小路上,驾驶员可能只能看到车灯照射范围内的路面,对于超出这个范围的障碍物、行人、动物等很难提前发现,等看清楚时急踩刹车可能为时已晚,这是无数司机真实经历的夜间行车惊魂瞬间。
2025-04-28 10:01:00
指数新规抢先看 丨全球首次! IVISTA 2023版修订版引入波形护栏目标物智能安全测评场景
想象一下,车主正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突然车子不受控制地往路边偏离,眼看着就要撞上护栏,这时候,ELK(紧急车道保持)系统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一旦判断车辆偏离且存在碰撞风险时,系统自动触发转向干预或制动,有效避免与邻车、护栏等物体发生碰撞。
2025-04-21 17:24:15
指数新规抢先看 丨 全球首次!IVISTA 2023版修订版引入不同穿着行人目标物智能安全测评场景
在车辆川流不息的道路上,过往的行人衣着服饰千差万别,丰富多样的穿搭,构成了路上一道道风景线。但目前主流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测评存在“盲区”,测评所使用的标准行人假人目标物服装单一,这与复杂多变的真实路况脱节,不同衣着难倒了AEB:低对比度服装,容易在视觉识别过程中与背景混淆,干扰系统精准捕捉行人;带有反光材质的衣物,可能会改变雷达回波性能;而较长的服饰,会模糊行人的真实轮廓特征,可能干扰系统对行人外形及动作的判断。
2025-04-14 16:01:16
指数新规抢先看| 行业首个!IVISTA 2023版修订版引入轻卡目标物主动安全测评场景
随着城市内货物配送需求日益旺盛,小巧灵活的轻卡穿梭于城市中送快递、运货物。由于轻卡车身尺寸偏大,且重心相对较高,一旦发生碰撞容易横躺在马路中间,占据更多车道空间。更麻烦的是,浅色轻卡在傍晚、暴雨天等光线不好的情况下,辨识度大幅降低,后车司机常常来不及反应,直接撞上去引发二次事故。
2025-04-07 14: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