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车主都有这样的经历:倒车入库时只能依靠后视镜与倒车雷达,小心翼翼地反复调整方向,稍有不慎就可能剐蹭到周围车辆,驾驶体验紧张又局促。而配备全景环视功能的车辆,车主仅需轻触中控屏,车身四周的实时画面便一览无余。无论是倒车时精准判断后方距离,还是在狭窄路段会车、通过限宽墩,都能清晰掌握车辆周边状况,驾驶变得从容又轻松。
市场数据印证着全景环视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2022年全球汽车全景环视系统市场规模已突破50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占比超30%。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配置需求的攀升,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车中全景环视功能的渗透率将超过80%,成为中高端车型的“标配”。
全景环视:从“辅助”到“刚需”
全景环视系统通过多摄像头实时捕捉车辆周围环境,并将影像拼接为全景视图,帮助驾驶员消除盲区。其核心使用场景包括:
复杂停车场景:狭窄车位、立体车库等场景中,全景影像可精准显示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降低剐蹭风险。
低速通行辅助:在拥堵路段或通过限宽墩时,系统提供360°无死角监控,提升驾驶信心。
安全预警增强:结合雷达与影像,系统可实时标记行人、车辆等动态障碍物,辅助驾驶员及时反应。
为适应市场需求并推动行业技术进步,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2023修订版)新增了全景环视试验。这一更新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测评体系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为用户提供更权威、更全面的车辆性能参考。
测评规程
在智能交互指数-全景环视试验规程中,从响应速度、画面质量、拼接精度三大维度切入,设定了五项关键测试项目:启动时间测试、画面延时测试、拼接无效面积评估、画面立体损失检测、画面清晰度验证。
这些测试项目不仅覆盖了用户日常使用中的痛点,更通过量化指标为车企提供了明确的优化方向。例如,画面立体损失测试直击多摄像头协同算法的技术难点,而启动时间测试则倒逼车企优化系统底层架构,提升用户体验。
当前,中国的智能汽车市场正从单纯追求 “功能堆砌” 向 “体验优先” 转变,消费者对全景环视功能的要求,也从 “能用” 进阶到 “好用”。IVISTA 智能指数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变化,新增全景环视试验,通过测评为消费者筛选出配置性能卓越的全景环视系统汽车产品,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安心、从容。
未来,IVISTA智能指数还将持续研究在逆光、遮挡等复杂环境下,针对智能座舱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人机交互相关的测评规程,通过不断丰富测试场景,为全球智能汽车发展注入中国智慧!